吴欣鸿时代的美图:边界之内,掘地三尺

2023-08-30 13:50:16    来源:阑夕

文 | 阑夕


【资料图】

今年6月,吴欣鸿在股东大会上被选为美图公司的董事长,之前一直是CEO。

他接的是蔡文胜的班,蔡文胜从2013年开始担任美图董事长,到今年为止刚好10年。

蔡文胜是生意人,最初的美图秀秀是他投的,后来从天使投资变成亲自挂帅,不但检验了美图作为优质资产的独特性,也开创投资人和创始人搭档分工的管理模式。

吴欣鸿倒是一个埋头做产品的角色,对内以「卷」著称,每天24小时,除了饮食起居,几乎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在了产品开发和公司运营的工作上。

美图做过智能手机,搞过短视频社交,买过数字货币,存在感不可谓不高,但在具体的战略方向上,很难说得上有确定性。

直到这几年,吴欣鸿推动改革,对内聚焦工具主业,对外重整公司形象,创造出了离开泥沼的跳板。

事实证明,吴欣鸿的带队成绩不错,美图2023年中期业绩利润大涨300%,股价也相比去年同期翻了近4倍,产品经理和资本市场的对话一片融洽。

从CEO到董事长,说明在人工智能的大时代里,负责开船的那个人才是船长。

· · ·

因为AI浪潮打来而调整坐姿的人不在少数。

谷歌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自从2019年辞去职务之后就不再过问公司事务了,但从今年年初开始,谢尔盖·布林平均每个星期会有3-4天去谷歌坐班,甚至参与到了招聘AI科学家的细节事物上,功成名就的老帮主出山,只意味着江湖从此不太平。

比尔·盖茨是一个退休几十年专心搞慈善的闲人,近来被微软投资的ChatGPT「撩」得按捺不住,又是亲自给OpenAI布置作业,又是重回微软参加高管会议,他说自己仿佛再次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就是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萌芽阶段——的兴奋感。

大佬们都是天生的猎手,只有在看到空前未有的猎物聚集时,才会如此统一的兴奋起来。

美图判断AI价值的时间点,可能比绝大多数互联网同行都早。2017年,36氪举办WISE年度大会,吴欣鸿作为美图公司的CEO过去演讲,主题就是AI。

当时美图就已经开始做绘画机器人了,杨颖和唐嫣等明星都在微博上分享了美图用AI给它们画的肖像,除此之外,美图还在通过AI去做照片修复、肤质检测和智能美颜等事情,这时,距离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的上线,还有5年。

这种提前布局固然成为了美图在今天发力AI产业打下的铺垫,但在这5年里,美图还是要遵从于客观规律,等待市场爆发的那天到来。

用吴欣鸿的话来说,就像是默默练了十几年的功夫,「突然来了一本秘笈,于是整个任督二脉都被激活了。」

只是,如若没有前面那十几年的苦练,机会真的来了,也是抓不住的。

· · ·

在读书时,吴欣鸿是美术生,高中时就在清华美院的招生考试里拿过第一,但他没有去上大学,反而是投身互联网,前后做了几十个流量颇大的网站,然后被蔡文胜看中,把他招过去「孵化产品」。

这样的选择和经历,在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的经商家庭里并不少见,直到2008年吴欣鸿做出美图秀秀,他才又回到了和图像打交道的「老本行」里。

用今天的视角来看,美图秀秀是一款典型的「赋能」产品,当时吴欣鸿觉得Photoshop的使用门槛太高了,普通用户根本玩不转,以致于修图这件事情有了极高的专业性,所以美图秀秀的诞生,就是为了把修图的能力重新赋回大众,点下按钮,一键变美。

论及全面的图片处理能力,美图秀秀当然比不过Photoshop,但Photoshop要做十分钟甚至半小时的工作,美图秀秀可以几秒钟就做完,做得虽然不及Photoshop那么完美,但吴欣鸿认为,只要90%的用户觉得这样够用,就可以了。

有趣的是,吴欣鸿的思路穿越十几年的时间抵达今天,恰好和时下兴盛的生成式AI不谋而合:让AI来充当副驾驶,肯定尚且不如请一个专业的人类驾驶员,但后者的成本太高了,这才有了AI给千行百业降本增效的结果。

从2023中期财报来看,美图上半年的收入同比增长29.8%,利润同比增长320.4%,利润是收入的10倍以上增速,非常夸张。

主要原因在于,会员数量大涨44%,达到720万,而订阅费用的绝对增长,相比边际成本,几乎可以说是无本万利,一个普通用户转为付费会员,美图为此新增的开销极少,而他的消费也就变成了实打实的利润。

所以,这又回到了美图是家怎样的公司这个母题上。

· · ·

向用户收费,从来都是互联网行业的圣杯,是产品价值的集中体现,它和流量变现不一样,只要有流量,就可以放广告,这个商业模式谈不上难度,只有效率的差别,转化率也通常取决于投放素材的质量,相对恒定。

但找用户开口要钱,性质就完全不同了,它和你有多少流量没有关系,只和产品价值有关,用户掏出口袋里的真金白银为产品的某项功能买单,并不是出自于爱,而是他们的需求被满足了。

这才是美图真正「能打」的优势,美图的AI能力成为用户体验全新影像时代的门票,不止是用AI修图美颜,包括AI生成视频、AI设计海报、AI创建分身这些工程,美图都早早的备好了技术方案,并顺水推舟的成为了用户的AI生产第一站。

这也是为什么吴欣鸿说要让美图回归工具属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互联网行业里,工具都是一个大家唯恐避之不及的品类,原因无他,因为工具产品天然欠缺想象力,虽然只要找准方向便可快速起势,但在成功占据一个细分市场之后,工具产品很难再次建立第二曲线,往往只有卖流量一条路可走。

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颇具规模的工具产品都在转型上花了大心思——最焦虑时,连共享Wi-Fi的App都在搭建内容平台,要让用户来看新闻刷段子——美图也不例外。

吴欣鸿说美图曾经也想摆脱工具属性去探索社交或是别的什么,「但现在收心了,已经完全不想了」,甚至认为做工具没什么不好的,这就非常有意思了。

中文互联网的风气,一直不太喜欢这样务实的做派,相比明确判断边界的认知,媒体总是更喜欢言必称打破边界的激动故事,至于牛皮吹破之后有没有欠下一屁股债跑去美国滞留不归,则是另外的选题规划了。

· · ·

在雪球社区上,吴欣鸿被美图的投资者们唤作「小吴」,这个亲切朴实的称呼,一方面因为他确实年轻,是标准的80后,另一方面,则是缘于务实主义路线深得人心,记者问他今年有什么目标,吴欣鸿的回答,是「把刚刚发布的产品打磨好。」

巴菲特说,投资的本质,是你购买了一家公司的一小片所有权,这片所有权能值多少钱,实际上取决于市场对于这家公司的定价,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图的投资者对宏大叙事有着免疫力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并不认为「小吴」让美图回归工具是在「灭自家志气」,恰恰相反,美图的价值,不能脱离主业而存在。

工具,就是美图的主业,不去精进核心业务,仰着头追逐概念,无异于本末倒置。

何况,工具不是没有概念可言,它以前不性感,不意味着现在不性感,在流动的时间尺度里,唯一的价值锚,就是长期主义。

工具的想象力在哪里?第一个现身回答的,恐怕是谁都想不到的巨头——苹果——因为苹果就是卖工具卖出全球第一大市值的,只不过它在工具前面加了一个词「生产力」,由此衍生的概念,是生产力工具。

吴欣鸿说让美图重回工具路线,应该不是说守着一亩三分田养老,而是要在这一亩三分田的地底下,挖得足够深,说不定能锄到金矿。

无论是ChatGPT还是Midjourney,现在都还停留在一款「好用的工具」层面,在AI技术以周为单位进行迭代的今天,欠缺的不是想象力,是实现想象的执行力。

在美图最新的对外PPT上,划分出AI图片、AI视频、AI设计和AI数字人四大领域,看起来并没有那么性感,但用吴欣鸿的话来讲,每一个领域都是大市场,「别说四大,能做好其中两个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翻译过来就是,你的下一代Adobe,又何必是Adobe。

· · ·

据说吴欣鸿并不特别自豪于当年清华美院考试的高分,他觉得那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创造力。

二十多年后,大家不再关心人的创造力,转而关心AI的创造力了。而美图也在这场技术风暴里,从服务女性求美的生活娱乐场景,迈向服务视觉创造的生产力场景,公司的Slogan也调整成了「让科技与艺术美好交汇」。

昔日美图头号产品经理的变化也显而易见,吴欣鸿开始像一个企业家那样,出现在一些行业论坛和政府沟通会上,显然他在主动求变。别忘了,他可是美图公司最能卷的那一个。

乔治·R·R·马丁在「冰与火之歌」里写道,混乱是阶梯,对吴欣鸿来说,这张阶梯通向掘地三尺的地底,但地面仍在美图的边界之内。

关键词: